近二十万担粮食,按宋制一担粮食约等于一百二十市斤,也就是六十公斤,二十万担粮食,也就是一千二百万公斤。
按照每个人一天四斤口粮计算,田米买下的这些,够一万人吃两年的。
就算依照宋军标准每日军粮来算,也一支一万人的精锐吃一年多。
他着实没有想到,大名府的这些粮商,能囤积这么多的粮食。
不过很快高坎便料到了另外一件要紧事,这么多的粮食,他不可能全都运到东京汴梁去,太扎眼了。
必须要找个妥善的地方安置,否则的话光是有心之人的窥探盘查就够他喝一壶的。
迅速思索之后,高坎便连道:“你且去告诉洪把式,叫他尽可能去叫人,只要是熟识信得过得水上把式,愿意来的都可以,我给市面三倍的价钱。”
“河帮那些船文书都办下来了吧?把船全都开出来,一趟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尽快运走!”
田米忙问到:“那,运到哪里押解下船呢?”
“顺河而下,到内黄码头停靠,先叫人在哪里等,我会安排人押运。”
高坎心中思索,能存下这么多粮食且不叫人怀疑的地方,只能想到黄门山山寨。
本来此时要是蒋敬那边已经有了消息,他手上还有黄门山几十号人,第一批粮食运过去之后,押解上山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现在既没有蒋敬一行的音讯,杨志和鲁智深前去解救于他,也不知了踪影,虽算算时间差不多该是这两日有信儿,事实如何却无法预料。
将如此多的粮食暂靠内黄码头,确实是有不小风险,高坎眼下也别无它法,哪怕是直接押解东京汴梁,也需要人手才行。
田米知道押解是个大难事,不然大名府这些猴精儿的粮商也不会以那般低廉的价格卖与他。
只是心底里相信高坎手眼通天,他既然说了船停靠内黄码头会有人押运,便一定会有。
当下之急,还是要先找洪江把赶船的把式人找齐才行。
十几架船没个几十号人,连大名府的码头都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