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随后去看了一下刘伯温,怎么说也是同事,在文学上也有些交流。
刘伯温看到宋濂,知道这把稳了。
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接下来三天,宋濂沉迷著作,要真写千八百字幅拿出去卖,那自己成了什么。
于是宋濂想了一下,既然写千八百,那我写几本书拿去拍卖,既可以应了圣命,还以为借此宣传一波自己的名声,简直是一箭双雕之事。
阳曲县
大街上热闹非常。小摊小贩也络绎不绝。
刚来到阳曲县的解开带着解缙满大街逛着,解开虽有一身才华,可惜不喜官场,当个监生结识天下学子就满足了。
解缙:“父亲,为什么你的才华比他们高,还要屈尊去拜访他们。”
解开:“孩儿,这你就错了,他们三人并称大明朝三大文学家并不是空穴来风,青田先生,宋先生他们俩人只是忙碌官场没空吟诗作赋。而高先生,陛下曾召其进官入仕编修[元史],可惜其无致仕之向,只能在家中提笔编修元史五年,已报圣恩。”
小解缙打小聪明,重重点了点头。
解缙:“真搞不懂你们,当官多好啊,孩儿长大后也要当官,当大官,福泽一方百姓。”
解开没有反驳,如今看来洪武爷确实是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只是有点仇官,贪污不用说了,要是事情办得不好容易掉脑袋。要是仁厚的太子上位,自己的儿子也长大了,届时倒是可以一展抱负。
不久后
俩人来到布政司府衙。
看到李轩和朱元璋勾肩搭背,解开显然没见过俩人,也不知道俩人身份,插肩而过。
解开递上刘伯温送的字帖给衙卫说明来意。
衙卫:“你可有证明身份之物?”
解缙:“这道没有,不过我与青田先生有一面之缘,劳烦通报一声。”
此时江广涛正好经过。
江广涛:“府衙重地,何人在此喧哗?”
衙卫三言两语告诉江广涛事情来龙去脉。
江广涛嘿嘿一笑:“没有证明身份之物啊?那有点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