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对,厂长的老乡是咱们,厂长满打满算就一半是外国人。”
“那咱们厂的东西好啊,哪里还有这么便宜又好的自行车,也就咱们厂了。”
几个工人聚集在宣传栏前面,分享着自己道听途说来的消息。
自从宣传栏建成之后,更新速度飞快,评论两三天就会更新一部分内容,报纸也会定期换上最新一版的。
在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报纸和这些宣传栏。
每天下班之后,大家最先看的肯定是宣传栏,逐字逐句的看完,然后彼此之间发表一些意见。
李麦芒出去参加秋交会的事,宣传栏也用粉笔写了出来,毕竟一个工厂的厂长不见了,还是长时间不见,总会有一些不利于工厂的流言蜚语传出来。
什么去喝茶啦,什么卷钱跑啦,什么被绑票啦……
宣传栏上甚至还预祝李麦芒凯旋归来,幸好这宣传语是李麦芒去秋交会之后画的,不然她非要让擦了不行,太尴尬。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说话的时候,李麦芒坐着吉普212回来了,他们出去这段时间,之前已经在修的柏油路已经晾晒好,可以通车。
这次回来,总算不用忍受山路的颠簸了,速度也比之前快了很多。
“厂长回来了!”
很快,厂里的人都知道,李麦芒回来了,就连在宿舍休息的人也听到消息跑出来,大家都想知道秋交会的结果。
李麦芒看到这么大阵仗,头皮发麻,大家太热情也是个严重的问题。
“厂长,这次秋交会怎么样。”
“那还用说,自然是手到擒来,斩获颇丰。”孙星比他们还要兴奋,从李麦芒口中知道这次秋交会的订单数量之后,非要亲自送李麦芒回来。
本来还说要让李麦芒戴着大红花回来的,李麦芒死活不同意,让孙星觉得这大好事,带了那么点缺憾。
等他说完,看到大家更加热烈的表情,他觉得,这才是拿到大订单之后该有的状态嘛,这李厂长太冷漠了。
“太好了!”所有人把李麦芒围住,一群女同志站在最前面,这会儿把李麦芒抬起来,抬的高高的,要不是她穿的是裙子,恐怕都要把她扔起来不可。
“好了好了,放我下来,我先宣布个事!很重要!”说了好几遍,李麦芒才勉强落在地上。
“因为手表订单太多,九十万,时间又紧,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电子表厂的工人这三个月需要两班倒,一天上十二个小时,当然,多出来的四个小时是加班,三倍工资,夜班另外有夜班补贴。”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面面相觑,订单的数量吓到他们了,两班倒也吓到他们了。
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果两班倒他们一个月可以拿多少工资。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七十多块钱!三个月,那就是二百多,干三个月拿到的工资,差不多就是大家以前一年的工资水平。
大家不会抱怨加班,只会觉得这样的加班为什么只有三个月,为什么只有电子表厂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