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回筒子楼,那他去哪里?”耿老太太好奇的问道。
以顾爸爸的财力,想要买房也是很简单的事,只是时间太赶,他未必来得及。
“这我就不知道了。”
亲眼看着爸爸被爷爷赶出去,这绝对不是一种好的体验。
元妮安慰了顾超几句,就在路口分开了。
耿老太太和元妮同路,两人路上又聊了几句,这次说的主要是元妮娘。
元妮娘再不成器,那也是耿老太太的亲闺女,她心里还是惦记着的。
元妮说了娘干的好事,“判了十年,还怪我们不肯帮她出力。刚进去的时候,姥姥还给她送过东西,结果她连面都不肯露。”
所以离开丹山县的时候,大家伙都很有默契的没去看过她。
耿老太太十分唏嘘,“十年啊,那可遭老罪了,不过那里头管的严,要是她能改一改性子,倒也是件好事。”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狗改不了吃屎,这话用在陈桂英身上,也是相当的合适。
“奶奶,我得了一本古籍,可惜被人打散糊窗棂子了,你有没有办法修复?”言归正传,元妮终于有时间琢磨永乐大典了。
“要是用面粉米糊粘的,那就有办法修,要是用化学胶水浆糊,就有点麻烦了。”
这跟元妮预料到的一样,“是用面糊粘的。”
“那问题不大,修复这东西,需要专业工具,工具都在家里,等我拿了东西,再叫老头子一起过去看看。”
耿老太太对古籍很感兴趣,世人只知道金玉值钱,她这种经常捯饬老玩意的人却知道,古籍古画更值钱。
呃,应该说更有价值。
元妮笑着答应了。
家里很安静,大花独自坐在房檐儿底下玩羊旮旯,看见元妮回来,就嘿嘿的笑。
要论辈分,元妮跟大花其实是平辈儿,不过大花岁数有点大,所以姥姥规定,元妮这一辈的孩子,都管大花叫姑姑。
“花姑,你一个人玩儿呢?猫蛋狗蛋他们呢?”
大花指了指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