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恐怖小说>穿越大明,随身带着传送门> 第51章 卢象升之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卢象升之死(1 / 3)

赵大嚣平安回来,也升了官,下边的事情跟他关系就不大了。

因为清军没有攻城只是四处劫掠,北京城内渡过前期的慌乱后,慢慢开始恢复秩序,城内一些胆子大的商家也开门营业。

就在赵大嚣带着手下胡吃海塞的十天里,前线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宣大总督卢象升带着两万援兵来了,其中还有七千是卢象升起家的老本钱天雄军。

消息传开后,北京城内一片欢腾,赵大嚣还凑热闹去西直门迎接去了。与热闹的西直门不同,东直门与朝阳门对面的满清大营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卢象升一到,皇帝马上就接见了他,朝中阁老也参加了会议,作为与清军和谈的功臣,赵大嚣也有幸列席了会议。

与文质彬彬的杨嗣昌不同,卢象升长的人高马大满脸络腮胡子,还听说这家伙打仗时候都身先士卒,手拿一把关刀见谁杀谁!

崇祯先是褒奖了一顿,然后才问昌平的情况。

卢象升说道:“陛下,臣八月十六日出居庸关,占据昌平的鞑虏没有与臣正面作战,全部撤往顺义,臣已经派出手下总兵王朴带兵去收复顺义!”

赵大嚣听卢象升这家伙竟然没有虚报战功十分好奇,如果按照赵大嚣的逻辑,夺回了一座县城,自然要大吹特吹,要不怎能换来荣华富贵?

崇祯对卢象升的回答很满意,问道:“这次鞑虏入塞,你是怎么看的?”

“陛下,臣听说朝中有人准备与鞑虏和谈,臣请命督师,愿与鞑虏血战到底!”

卢象升的答非所问让崇祯十分难堪,他确实与杨嗣昌商量过和谈的事情,要不也不能派赵大嚣出去,但这种机密事情岂能拿到朝堂上宣讲。

崇祯帝脸色一变,过一会儿才说:“朝廷原未言抚,这都是外人议论。”

崇祯原本想打马虎眼将这件事遮过去,哪知道卢象升不依不饶,追问道:“陛下,臣听说杨阁部将鞑虏比喻成三苗,想要行格苗之事,臣认为万万不妥!”

崇祯强忍怒气解释道:“鞑虏与上古的三苗不同,已凌犯天朝,朕决不能讲和!剿奴与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崇祯知道卢象升打仗喜欢身先士卒,所以还关心的问了两句,但卢象升还不想放过放过和谈的事情,准备在追问,崇祯实在不耐烦了,直接说道:“朕已经下诏,爱卿赐天子剑,总督天下兵马!至于剿奴细节,你去与杨嗣昌与曹化淳商谈去吧!”

崇祯急匆匆的结束了这场召对,赵大嚣原本还想看卢象升怒骂杨嗣昌误国呢,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实在扫兴的很!

按照崇祯吩咐,卢象升与杨嗣昌和曹化淳这两个京城内最高军事长官举行了会议,初步定下了在三日后,也就是八月二十三日,与城外的清军决战,争取一战解决京城的围城状态。

杨嗣昌虽然与卢象升政治理念不同,但他知道现在这时候可不是搞党争的时候,还是忠心的提出让卢象升认真对待城外的清军,万万不可浪战!

卢象升这个人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实在不会做人,他对杨嗣昌没有一丝好感,认为朝廷现在成了这样都是杨嗣昌陈新甲这帮投降派搞得,所以很不客气的说道:“杨阁部持议若彼,无惑乎皇上以抚议咎外廷也!”

这已经是指着杨嗣昌鼻子大骂了,就算杨嗣昌在心怀大局,还是被臭脾气的卢象升气的半死,要不是曹化淳当个和事佬,杨嗣昌肯定要拂袖而去的!

军事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但曹化淳还是拿出最大的力气武装远道而来的天雄军,除了将兵器局的所有火器都拿了出来,还将大批神机营装备的现役火器都交出来用来装备天雄军。

八月二十三日一早,卢象升带着天雄军出了城,在正北的德胜门排开队形,准备与清军决一死战。

赵大嚣早就在等着这个时候,能亲眼看到古代战争的机会可不多,所以他早早就带着手下来到德胜门上,除了赵大嚣,内廷也派出观战的信使,还有赵大嚣的师兄钱直爱也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