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你是瞎子吗?还不阻止萧立渊!”
“皇后娘娘,论辈分,您应该叫萧丞相为老师。”
卓辅国现在并不慌张,今日他被自己这个妹妹火急火燎的叫进宫中,连事情都来不及了解就来到了这文德殿,他不像是太子的舅舅,皇后的哥哥,更像是一个用来充当底气的随从。
卓姿婵的性情变化很大,十一年前开始就如此,但癫狂到对一朝储君当众打骂,他是完全意想不到的。
所以,萧立渊哪怕用这种方式,为太子找回脸面,他也甘之如饴!
卓姿婵环视一圈,阴狠道:“好,好,你们都很好!”
……
卓姿婵离去后,太子周胤承好似无事人一般,顶着一张浮肿的脸颊,走到萧立渊身前鞠躬道:“萧丞相,这边就劳烦您了,我去劝劝母后!”
说完,太子又转身对百官满含歉意说道:“母后久居深宫,而父皇政事繁忙,久不能相伴,胤承虽为人子,亦不能不遵守祖宗规定,于母后难见一面,导致母后性情变化,让诸位大人看笑话了!”
前有萧立渊强行压下卓姿婵,后有周胤承这一番得体的心迹表露,对于皇后那些怒气不得不消散,甚至为周胤承感到不少可惜。
这样的太子,哪怕是装的,日后也能是一位合格的皇帝,足以再续大周繁盛!
至于那封圣旨,现在已经无人关心,也不敢关心,经政事堂封驳的圣旨,哪怕是真的,那也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那其中所涉之事,就更不能与人言了!
“太子言重了,男人身在家国,更何况天子,储君之身,皇后之事,只是一时心切,我等自无理由看什么笑话!”
萧立渊话里虽然在安慰太子,但对卓姿婵却是没有半分好感,什么叫心切?是关心启明皇帝?是心忧大周?还是怕自己儿子来不及登基大宝!
太子周胤承像是没听出萧立渊话里的深意,微微一笑后别欠身离去。
自启明皇帝登基后一年,周胤承就是如此,不涉朝政,不争恩宠,甚至于极少出现于人前,所以外界对这个太子连名字都有时想不起来。
导致连三皇子那种荒唐的人都可以在舆论上,在某些人心里参与争龙之事。
因为太子周胤承,实在是太不显眼了!
……
皇宫内,萧立渊的脸就是通行证,前往飞霜殿的路上,所有皇宫侍卫想阻拦,但最后都只能退守一旁,目送萧立渊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