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吟在商家住了五天, 把商家所有的亲戚都见了个遍。
期间她母亲给她打了个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回家,书吟也说不清楚,“那没事儿, 那边的亲戚都见见吧, 毕竟是结婚第一年。反正咱家这边的亲戚也都见过了。”
结婚第一年。
提到这个词,书吟仍有恍惚感。
去年这一年, 仿若按了加速键, 每一天都有出乎意料的事发生。
她并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像是有股神秘的力量推动着她, 恋爱、结婚。
一切猝不及防地发生。
在商家最后一天,书吟见到了商从洲的小姑姑。
商家人五官长相虽有所不同, 但气质都很相似。温雅清淡的。
商清菡尤甚,落落大方的气场扑面而来,“书吟,你好, 我经常听小洲的姨妈提到你,我也见过你翻译的书籍, 有几句话我特别喜欢,我还特意拍下来了,你看——”
她拿出手机, 给书吟看。
如此正式的姿态,教书吟万分感动。
自己的工作被人肯定, 书吟心飘飘然的。
商清菡对书吟的印象非常好, 和她又有共同话题——翻译。
二人聊了一下午。
离开前,商清菡从包里掏出一只玉镯。
商从洲见过类似的翡翠玉镯。去年保利秋拍的拍卖会上,有只帝王绿的翡翠玉镯, 色泽自然浓郁,质地细腻,而眼前这只玉镯,比那只成色质地还要好。是极为稀有珍贵的藏品。
商清菡是苦兮兮领国家薪水的人,自然买不起如此价值不菲的玉镯。
商从洲脑海里冒出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来。
这该不会是……
“这枚玉镯是我结婚时,我母亲给我的,据说是我母亲的母亲的嫁妆。虽说年代久了点儿,但是一直以来都保养得很好。我无儿无女,很早就想着把这枚镯子送给小洲的妻子,让她接着传承下去。”
商清菡说:“所以,书吟,不要拒绝姑姑的好意好吗?把这枚镯子收了。”
书吟不识货,但也知道眼前的镯子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