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国不嫌破。
但这是一片极端缺水的土地呀,现阶段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沙漠拿什么养活几万人的大工厂?
两国用铁丝网做藩篱墙,两国百姓必须通过正规手续,才能去另一个国家。
爱情,都是明人难以说出口的东西。
这就养活了伊国。
伊国二百万国民,不搞种植,不做企业,一切全靠进口,却活成了人上人,人均工资在1700元左右,比魏国还要高。
近十年,伊国人口是净流入,尤其是大明女子,十年来竟有30万女子流入伊国。
她们进来干什么呢?想想就知道。
而这,朝廷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了。
甚至还管过呢,景泰五十三年,中枢下旨,要求移民者,出示移民原因。
结果有什么用啊?
朝廷根本管不住人要走的!
朝廷只能严苛自己的法度,禁止自己的国民从事非法勾当,可能挡得住人心吗?
有些人是不愿意吃辛苦赚钱的,有些人就崇拜见得光职业的,有些人就愿意干这些违反道德的事。
有人说可能是生活所迫。
并不是。
从景泰五十五年开始,几乎全民覆盖,极度贫困人口,想大富大贵是不可能的,但吃一口饭是没问题的。
景泰六十四年,大明低保最低标准是,每个月15元,最高低保是30元。
这种低保,适用于重度残疾、无儿无女的贫困老人、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才给低保。
别看钱少,吃粮食肯定够吃。
刚行低保政策时候,中枢是打算发米的,其实洪武朝就有低保政策,发的就是米,低保政策,大明持续了一百年了。
发了两年米,因为有低保户反应,地方粮库中饱私囊,发的都是霉米,以次充好,根本不能吃。
后来才改发钱。
钱也是每年有涨有跌,随着粮价涨,也随着粮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