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如果没有列国做威胁,大明还会发展吗?永乐之后,还继续往前走吗?”
朱祁钰反问。
“陛下是好意,却背离世界规律。”
王守仁道:“您为大明创造强敌,殊不知这强敌,却会给大明带来灾难呢?”
“您就忍心看着您的子民,彼此攻伐,几百万人陨殁,世界打成一片废墟吗?”
“陛下,您是天下人的君父啊。”
皇帝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王守仁站在人性角度看问题。
他不希望战争,那是因为战争会死人的。
这种世界大战,华夏古代不是没发生过,每次不死个几百万人,甚至千万人啊。
“也许不会有世界大战呢。”朱祁钰道。
王守仁却很直白地道:“陛下在时,藩王定不敢反。”
就是说,太子登基后,藩王就会造反。
因为太子镇不住藩王。
“你这话让太子知道,以后如何做官啊。”
朱祁钰让他起来:“按照你说的,世界大战三十年一个轮回,前两次世界大战,凭借朕积累的底蕴,应该不会战败。”
“只要熬过去两次就好了。”
他可把历史改得乱七八糟了,欧罗巴各国都没能力进入工业革命了,现在有能力进行工业革命的只有大明。
一旦大明因为其他原因,无法工业革命,世界就进入了第四次轮回。
华夏历史,是三次完整的大轮回。
欧洲是在第一次轮回的时候,意外走上另一条路,才有了工业化。
这是一次历史意外,不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华夏历史惯性巨大,一旦没了皇帝这个托底的人,极有可能回到历史惯性上去,让工业革命消失,进入第四次大轮回。
还是带着世界一起进入大轮回。
所以,朱祁钰不打算敝扫自珍,他要创造出几个具有工业革命能力的国家,一旦大明中断了工业革命,其他国家就接过大明的接力棒,继续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