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要求教坊司,将整部书里的故事,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剧。
这可难倒了教坊司了,谁敢扮演皇帝呀?谁敢扮演于谦啊?那不是疯了吗?
这倒给了皮影戏机会。
皮影戏班不敢扮演皇帝,可以刻一个于谦呀,可以刻王越呀,刻杨信、李瑾、欧信、李震、郭登等等,这一场场战争,哪一场不精彩呀?
漫画行业,也受到了这部书的刺激,各种漫画新编,扩大景泰风云的二创市场。
一部小说,想成为一个ip,必须要经过大量二创,创造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才能形成矩阵式强大的聚合力,进而形成一个ip。
景泰风云,已经成为大明
看看西游记对华人的影响,几百年了,还是
现在西游记还没诞生。
景泰风云就取代了西游记,成为
其中最有名的,是景泰封神录一书,将景泰风云,改编成了封神,把皇帝变成了玉皇大帝转世,文臣武将都是天星下凡,拯救人世间。
这部书,得到了皇帝御批。
一时间,销量超过景泰风云中的几册书。
但景泰封神录,只是站在风口上罢了,文学性真的不高。
皇帝的御批,摆明了是鼓励民间二创。
果然,优秀的二创书籍,大规模涌现市场,助力景泰风云,成为大明
有人胆子大,为了钱不要命。
竟然出现了风月版景泰风云,刚出现就被于冕的儿子于允忠给干死了,他的爷爷是他最敬佩的人,谁敢败坏老爷子的声名?
诸多重臣家族联合起来,不许任何人败坏英杰的声名。
优秀的也有,有童话版景泰风云,漫画可爱风景泰风云,有战争割草型景泰风云,有深度解析版景泰风云,挖掘景泰风云里的小故事等等。
销量都很高。
皇帝也都看了几页,觉得不错。
一个ip的形成,需要长久的生命力,就是需要人不停二创,优秀的二创越多,越能激发一本书的生命力。
古代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就四大名著,在后世最受欢迎?
写作深度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优秀二创多,看看名著哪一部都不是一版,而是有很多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