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本书封神。
所有参与者,身价暴涨,成为民间显赫的小说家。
靠这一本书,够吃几辈子了。
当景泰风云看完后,书荒了!
之前看书的时候,着急看完,看完了,却又怀念追看的日子。
然而,景泰风云刚刚连载完毕,治书局推出隋唐演义!
原版隋唐演义,是万历时期的产物。
和三国演义比起来,就是个渣渣,这是一本割草型爽文,文学性很低,和历史关系也不大。
基本是看完一遍,不会再想看
所以,皇帝决定拯救这个ip,在编纂洪武王朝的时候,再凑人手,编写隋唐演义。
他打算和三国演义一起,还有他构想中的多本书,形成演义矩阵大ip。
这本书的主编,是李东阳!
皇帝把任务交给了他,他亲自做序,并在闲暇之余,主持汇编隋唐演义。
由这位大拿出手,文学性肯定是很高的。
他肯定没时间自己写。
便由皇帝掏钱,他来做主编,从民间征召二百多位小说家,搜集隋唐乱世历史、野史,进行汇编,演义化。
经过二十七个月,两年零三个月,一千多次删改、修订,终于汇编完毕。
褚人获版隋唐,只有100回,故事写的匆匆,像是赶时间一样,写的又烂又水,绝对是恰烂钱之作。
李东阳版本310回,从隋文帝杨坚创业开始,一直写到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为止。
总共分为开皇盛世、三征高句丽、隋末乱世、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五个大篇章。
详细描述了盛世大隋的壮丽山河图,再有世家垄断的乱世,从不同武将的视角,从民间写到军中,从宫廷写到战争,从隋失其鹿,到大唐崛起,从李渊功绩,到玄武门之变,到盛唐的开篇,贞观之治。
充分搜集史料,在史料基础上汇编,进行二创。
这是一本群像演义小说,也是一本军政民风的史诗级著作。
文字风格,借鉴三国演义,并依托于大唐历史的语言对话,别出现现代话,让人出戏。
对历史人物,在尊重的同时,进行戏剧化处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深刻分析,用多人视角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