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76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6章 昆仑封禅,打假欧洲,思想碰撞,民(17 / 19)

所以,在大明找不到一个流浪汉,找不到一个赤贫家庭。

皇帝每年都会派人下去走访。

在大明,只要不懒,一个家庭每年赚500块是很轻松的事情,哪怕去工厂打工十天,都能赚到。

别小瞧残疾人,残疾人照样自力更生,修表的、修皮鞋的残疾人很多,人家照样日子过得很好。

大明对于残疾人,是予以政策照顾的。

每个月补贴一些米粮钱,钱不多,但肯定饿不死。

到景泰五十六年,赤贫线已经到了830元。

而现在,人均月收入达到1000元,一个人,一年是要赚1.2万元的,一个家庭,年收入在3万以上的。

这还没算房产升值呢。

算家底的话,农民有地,土地是自己的,城里的有房子,房子也是自己的。

都是升值型资产。

农民日子过得也不错,随着商业发展,大明对农补年年增加,景泰五十六年,每亩土地农补达到了200块,一家有二十亩地,就是4000块。

农民种粮,加上农补,收入比不上城里工人,但也没差多少。

景泰五十六年,农民人均月收入在760元左右。

工人平均月收入在1200元。

但农民没有住房压力,也没有交通费。

住在城里,住房压力和交通压力,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如果平均的话,农民和工人收入是差不多的。

但工人有上升空间。

基础工1200块,工程师月收入6000块。

但农民,你种地水平再好,也是打这些粮食,也是赚这些钱,没有上升空间。

好处是守家在地,不用出去闯荡。

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很多,但他们不受待见,政策也不待见他们。

这是进城和城里人抢饭碗,造成城里失业率增加。

没错,农民也大批生儿子,儿子一堆,但没有土地,他们在农村也没地种,只能进城和城里人抢饭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