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表达的人处处吃亏。
但是,那是人家的体制决定的,他们什么都要需要用嘴说,而不是应试教育,就造就口才好,华而不实。
这年代还算内敛的,越发展越能吹牛,其实满肚子是屎,狗屁不是。
“升教育司为教育部……”
话没说完,就遭到群臣的反对,一旦变成八部,行政成本直线提升,教育司已经够用了,不用再多一部了。
问题是教育变部,农业是不是要变部啊?商业司呢?垦殖司呢?
“罢了。”
朱祁钰息了这个念头:“兵部下设陆军司和海军司,这一点没异议吧?”
韩雍表示没意见。
议论一番后,马昂忽然笑着问:“陛下,您觉得中国画和西洋画,哪个更好?”
“若朕看,自然是咱们的画寓意更深。”
“但西洋画更加易懂,民间百姓更喜欢。”
朱祁钰笑着拿出一本奏疏:“这是李匡给朕上的密奏。”
“西洋画在民间快速发展,李匡认为名字不合时宜,该改名为东北画。”
“毕竟东北是一块新地嘛,历史短暂,除了辽金,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就得人造历史嘛。”
“他就想着,把西洋画变成东北画。”
“给东北创造出一条源远流长的历史,让生活在东北的人知道,他们的祖先就是汉人,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历史来。”
李匡的奏疏在朝臣中传阅,李匡更贪心,要把西洋画的一切都吞进去,起源彻底改了。
若有人不信?那就让所有孩子们玩命学,把东北画发扬光大,过个几百年,不信也不行了。
重点是,皇帝手里有一些西洋名画,只要赐给东北,那么就有源头了。
“朕以前没发现,这李匡是个营销天才啊。”
“以前朕还觉得他只会打仗。”
“没想到,在东北几年,把东北旅游做起来了,现在开始给东北创造历史了。”
朱祁钰摸着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