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大操场,用作体育运动、练习骑马。”
“必须要有图书馆,课外读物最少有一千本,少的就让富户捐,简单的经义,必须放在图书馆里。”
“并严格限制,报纸上的不良信息,进入校园。”
“像乌斯贜、青海刚刚并入大明不久的省份,要扩大社学数量,让孩子们说汉话,不许再说臓文和蒙文。”
朝臣又增加很多建议。
“朕觉得,最重要的是提升口才。”
朱祁钰认真道:“你一肚子本事,却说不出来,有什么用?”
“陈嘉猷带来的西夷,朝廷刚安置了工作,他们就如鱼得水,原因是什么?”
“会吹牛!”
“他们有多大本事朕不知道,但吹牛个顶个的厉害!”
“这就是口才!”
王复哼了一声:“那种华而不实的人,要他们有什么用?陛下若让天下孩子变成那般,那岂不遍地是骗子?”
“朕没说是都要会吹牛,而是会表达,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明人是什么性格?内敛、踏实、勤劳。”
“再看看西夷,他们是开放、会吹牛,嘴上功夫了得,落到实处能有十中一二就不错了。”
“但给人的观感却是,他们很全能,什么都会。”
朱祁钰道:“所以,朕希望孩子们,会表达,但不能过于浮夸,像欧罗巴人就浮夸,这一点不可学。”
朝臣琢磨着皇帝这番话。
“陛下所言甚是。”
边永出班:“微臣安置欧罗巴人才的时候,他们吹得天乱坠,结果落到实处,真的不行。”
“但咱们的工人被他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然后顺着人家的思维走。”
“这点是优点,同样也是巨大的缺点,华而不实,成不了大事。”
朱祁钰却认为,老实人最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