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什么都瞒不住陛下。”
年富叹了口气:“这几天老臣在写一篇思辨文章,准备发表在报刊上,让天下人讨论讨论。”
“老臣总觉得这国企呀,经营者只会往自己口袋里装钱,中枢赚不到多少钱。”
“再说了,中枢若是下场经商,那么就是朝臣下场吞并民间资本的饕餮盛宴。”
“老臣觉得,国企做不起来,反倒中枢官员,全都赚得盆满钵满。”
年富是真不怕得罪人。
因为李贤身体不好,明年就要去三亚养病,首辅位置空悬,而姚夔年纪太大了,这几年身体也不好。
耿九畴也身体不好,户部尚且难以支撑的。
而白圭,又是皇帝老丈人,是没法当首辅的。
首辅的位置,就是他年富的。
除非功劳更大的韩雍回朝,否则他年富稳稳当当的当首辅,执掌中枢。
“年卿,您能和朕说这些,朕很欣慰。”
朱祁钰早就考虑过了。
其实,国企是个诱饵,这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官员们去吃民间的小鱼,最后皇帝出手,吃掉他们,壮大自己。
别忘了,若中枢能年入两亿,那还要皇帝干什么?
利益太大了就是罪。
“朕也在想,在不收购民间产业的情况下,建立新品牌新产业链,是成立国企的一条路。”
这样一来,国企就要几年才能建立成功的。
中枢重臣一定不会选这条路的。
“听朕说完。”
朱祁钰摆摆手:“关于公司,大明是最先进的,同时大明遍地是小品牌,大品牌几乎没有。”
“所以,走捷径就是整合资源,进行垄断。”
“但这种整合,是收购,收购就要连人带设备一起进来,那么人员构成就复杂了。”
“中枢重臣又向来厌商,对商业了解并不多,自然就会被人忽悠,跟着瞎走,最后资产血亏,一分钱都赚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