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奴隶也多,很多人家都有。
之前皇帝还想引进世界精英入大明,所以陈嘉猷极力招揽印度精英来大明,但现在嘛,大明不缺这些人才了。
尤其耿九畴等人从三亚回京后,上疏皇帝,务必严控西洋番人在大明生根发芽的风险,谨防他们鸠占鹊巢。
陈嘉猷也提出这个担忧。
了解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的统治者从来都是外族。
如今大明涌入大量外夷,大明极有可能为人做嫁衣,盛唐不就是大量吸收外夷,才爆发了安史之乱?
就算不爆发安史之乱,盛唐也得爆发其他动乱。
所以,朱祁钰一直在强制汉化,并小心翼翼吸引外族并入大明,对兵权更是谨慎又谨慎。
这也是朱祁钰做事绝的原因,不杀光了,他不放心。
也是竭力推进大明是单一民族国家的原因,就是不许产生丁点分裂之心。
“若是有让人悄无声息绝育的办法就好了。”朱祁钰喃喃自语。
边永翻个白眼:“陛下,就算有,人家早晚会知道的,还不怨恨大明?”
“你说他们生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明人吗?”朱祁钰问。
“微臣也不敢说。”
边永表示无奈,人都是慕强的,大明强盛被世界周知之后,就吸引了很多外夷进入大明定居。
说是贸易,其实就是来享受大明福利来了。
谁都想当天国子民,人都是慕强动物啊。
“邢郡王昨日入宫,跟朕说了血统论。”
朱祁钰站起来,背着手走:“如今民间很多混血儿长大了,他们长相和明人确实有区别。”
“不知道要几代之后,才能完全变成明人。”
“以前是闭关锁国,几百年都等得。”
“但现在是完全开海,越来越多外夷进入大明,于谦就担心,他们壮大之后,会诞生新的族群,进而侵吞大明的果实。”
“朕苦心造诣做的一切,却给外族做嫁衣,听得朕一身冷汗。”
朱祁钰面露狠色:“边永,你说杀了他们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