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夷离不开大明的产品啊。
大明传统拳头出口产品,是丝绸、瓷器、茶叶、铁锅,新拳头产品是玻璃制品、服装、罐头、香料,尖端出口产品是钟表、船支和军械。
大明是不出口任何机械和书籍的,不然纸张和毛笔,也会是高端出口产品。
奈何皇帝不许出口这些东西,大明的书籍必须处于垄断地位,许进不许出,不许外夷汉化。
而且,大明还不出口原材料,只出口成品,比如说茶叶,都是品牌产品,卖的是品牌,其次才是茶叶。
打响品牌后,把低端产品变成高附加值产品,比如茶叶、丝绸衣服、定制瓷器、香料。
卖的是品牌,卖的是精美,卖的是高端。
而这最开始玩的就是宫中,宫中先卖品牌,后面商贾也跟风似的出口高附加值产品。
大明可以离开世界,但世界离不开大明。
就说那玻璃制品,西夷就造不出来,精美的服装,非常得欧罗巴贵族的喜爱。
西葡的香料群岛早就丢了,香料也掌握在大明手里。
以前是成吨卖,这回是成盒卖,虽然贵,但保证你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
还有很多高端产品,比如木雕、宫廷碳、颜料、高端建筑用材,这些东西,也是出口热销品。
西夷商贾还能赚钱,因为他们掌握着穿越非洲大陆进入欧罗巴的商道。
大明没有继续往西探索,因为大明想的是占领探索到的世界。
当船支经过武汉的时候。
所有印度人惊呼:“这一定是大明的京城了,这座城池也太伟大了吧?”
武汉是一座新城,建筑风格和以往沉闷的古建筑不一样,增添了很多俏皮元素。
而且城池占地面积极大,长江将这座新城切割成两半,一座堪称建筑奇迹的长江大桥,横跨武汉南北。
这座长江大桥,用了整整十四年,才建造成功。
这座大桥建造成功,所有沿长江城市,比如南京、扬州、常州都能建造一座跨长江大桥了,现在都在建设。
不止长江,黄河、黑龙江、松江等长河都在建设大桥。
首先映入陈嘉猷眼帘的是,是川流不息的人。
从船上眺望,这座城池的人实在太多了,武汉没有城墙,城池连着城池,江夏、武昌、汉阳、黄陂、阳逻等县,和武汉完全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