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疆土太大了,维持如此庞大的疆土,绝非容易的事情。
又如重磅炸弹一样,引起轩然大波。
结果,民间反对声音息了大半。
又过几天,中枢又下严旨,将此作为吏员升迁的政绩,并直接下任务,抓多少媒婆,抓不到的自己想办法。
民间立刻炸了。
军警出动,厂卫核实,只要有谋利型的媒婆,全部抓起来,流放黑龙江,若有人自杀,全家流放。
北方江河都封冻了,暂时装在监狱里。
人死了,就流放全家。
民间不平的声音此起彼伏,延续到景泰二十二年,民间的声音根本吹不到中枢去。
甚至,如果皇帝不想听,任何人都说不出声来。
然而。
在勾栏瓦舍之中,从业者都对皇帝感激涕零,她们都偷偷给皇帝立了长生牌。
勾栏瓦舍不是青楼,是古代娱乐圈。
皇帝大力发展娱乐行业,并多次下旨不许歧视从业者等等,使得这些年,在勾栏瓦舍的人,把景泰帝拜为祖师爷。
登台之前,都得给景泰帝上三炷香。
女子保护法出来后,最大受益者就是她们,她们抛头露面的,是最受歧视的,在民间没个好声望,挨打受骂都是有的。
但保护法出台之后,这些声音小了很多。
她们有可诉途径了。
青楼女子也是感激皇帝的,虽然皇帝无数次整饬青楼,但整饬之后,皇帝是真给好政策,一项一项的都是保护她们的。
出台女子保护法,上面严格规定了对青楼女子的保护,并鼓励青楼女子从良,不许民间歧视。
反倒是良家女子,觉得这法律是害她们的。
女子地位本就低下,皇帝圣旨一下,她们在闺阁中日子也不好过了,父兄看她们都跟看仇人似的。
毕竟不能拿聘礼钱,还得贴一份嫁妆,摆明了就是赔钱货嘛。
当然了,这事主打的一个民不举官不究,女子不去状告,官府是不管的,但夫家怎么可能放过这便宜事?
中枢为了民间不弃养女婴,又出台了对应政策,按照家中女孩数量,蠲免相应税赋,显然是说,女孩是皇帝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