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在广西吃饭,内地能支应着。”
朱祁钰道:“于谦也不要去交趾,他身体不好,先在广西养着,顺便练兵,等雨季过去,他再挥军南下。”
胡濙转念一想,觉得也可以。
雨季不是就对大明的,而是气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大明这般强兵都在雨季施展不开,何况他们了?
调大军守住西边和暹罗交界地带即可,老挝则交给交趾来守。
安心搞建设,适应雨季即可。
封刀后,各军也抓了些奴隶,这些人会给大明办事的。
“在广西再建一处军械厂,规模比琼州府要小,负担征夷大军军械即可。”
新益州太远了,若什么都从北京调,未打先败。
朱祁钰向来放权,也不担心会做大了谁,反正做大了,就削权呗,权柄在他手里攥着呢。
收基层军官入讲武堂,就是掌握基层军官的心,保证即便大军远离大明,也不会随着主将叛逃。
“陛下,万一闹了粮荒,征二百万青年之事,怕是要搁置了。”胡濙苦笑。
这不是钱的事了,而是粮食问题。
朱祁钰沉吟:“今年种下玉米,北方能不能自给自足?”
“难啊,兀良哈是一定要打的,开支不小,而吉林的建设也不能停下,都需要粮食啊。”
“您移民二百万去吉林,又得养着二百万人。”
“老臣觉得怕是挤不出粮食了。”
胡濙很悲观。
朱祁钰却灵机一动:“海鱼怎么样?”
“啊?”
胡濙微微一愣,转瞬明白过来:“陛下,海鱼难吃呀,晒成鱼干也不好吃。”
“不好吃总能顶饱吧?而海里的鱼有多是,派人去打捞就行。”
朱祁钰一拍手:“鼓励沿海渔民下海打鱼,晒成鱼干后,中枢来收,朕掏钱收,等赈灾的时候就用鱼干赈灾。”
其实,他高估了这年头的打鱼能力。
胡濙并不反对,储存一批鱼干也是好的,起码可用来赏赐军中,关键海鱼便宜,不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