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11 / 16)

很显然,他对朝堂重臣不看西夷之书,十分不满,朝堂上都不看,民间有几个看的?

中国人本就有沉浸历史的传统,可能是文明太灿烂,导致都喜欢钻研古人的东西,不肯把眼光看向世界。

“还有,大明的词汇量还是不够多。”

“从西夷书籍中翻译过来大量词汇,舶来归化,变成自己的词汇。”

“西夷的诗歌也要学,总结出一批成语来,推广下去。”

朱祁钰真是操碎了心。

关键是他不指明道路,没人干,大明严重缺乏效率,没人抽着打着,不杀到自己头上,没人考虑推动社会发展,都是得过且过,贪图享受。

大明很早就做过这种事,从汉朝就开始用舶来词,佛教传来后,更是舶来了很多梵文词汇。

这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学习才能进步,这是好事。

“老臣回家便开始研读西学。”胡濙被骂得面红耳赤。

叶盛也磕头表示要学。

朱祁钰脸色稍好:“朕已经令市舶司,和西夷交涉,让西夷派有才能的人来大明为官。”

“光看书,未必能看懂看透,让人来教才好。”

“但这不是西化,而是学习他们的精华,融入大明文化之中,明白吗?”

朱祁钰早就盘算好了。

医者、画师、学者、绘图专家、机械专家、化学专家、勘探专家等等,他都想要。

这是取精去粗,而不是全盘西化,是在汉文化中添砖加瓦。

“必须尽快打通路上丝绸之路。”

“朕要尽快和西夷接壤,朕想看看,究竟是大明强,还是他们厉害!”

胡濙翻个白眼,他是看不到那天了。

起码两三年内,没法打东察合台汗国了,主要是缺粮缺钱,打通西域,也得需要个五年时间。

和西夷接壤,起码要十五年到二十年后了。

“陛下,不如先打通去印度的道路。”叶盛觉得这个比较现实。

“印度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要了,跟他们交流能交流出个什么?朕诏来他们,估计来的都是些苦行僧,朕要苦行僧干什么?”

朱祁钰不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