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忙得脚不沾地,二十万北军南下,驻入新益州各地,还要安置移民。
今年来的移民,都没有房子住的。
要建房分地。
交趾的土地根本就不够分了,只能分一些森林地,只能先安置在交趾,等着明年就移去新益州。
建房子并不难,交趾遍地是木材,只要烧砖就行。
朱英想修砖道,方便通行、行军。
就让各地建砖窑烧砖,砖窑开得遍地都是。
所以木材、转头都不缺,建房子也快,暂时安置下来,口粮则由官府供应。
但不白供应,要用木材来换。
进山伐木,用木材换粮食和钱。
交趾庞大的热带雨林,正在急速减少,上千万人在山里伐木,一人伐一棵,森林也没了。
何况是夜以继日的伐木,再大的森林也扛不住人常年伐。
大规模伐木,催生出了大批家具厂、木材厂,比直接卖木材更赚钱,打成各种家具,运回内地去销售。
一片一片房子在建成,一块块土地从森林变成生地再变成熟地。
而土人则不停往更高更深的山里面跑。
此消彼长,交趾的耕地面积在增大,能安置的人口在增多,一座座城池出现在交趾。
各个城池,用青砖路连通。
因为交趾雨季漫长,用熟土铺路,到了绵延雨季十分泥泞,铺设砖道,就能解决雨季行走的难题。
朱英优先开发通往新益州的方向,打通原始森林,和新益州连成一片。
大批大批的后到的移民,也被安置在这。
被驱逐回国的使臣,比如边永、潘本愚等人,都留在交趾越巂府和牂牁府,负责带着人往砍伐通往新益州的森林。
后来的多是佃户,他们在江南也是种地出身的,用斧子砍树,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关键这些树能换口粮和钱财。
朱英给郭登三人送去密信,约定好时间,立刻动手,先屠了新益州,过了雨季再开发。
令信传到各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