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血脉尚在,您也要在宫中颐养天年,难道非要因此事,而和陛下交恶吗?”
胡濙和孙太后关系不一般,他知道很多关于孙太后的秘密,孙太后却奈何不了他。
这就是岁数大的优势。
若是皇帝早就收了胡濙的心,也不会这么难对付孙太后母子。
孙太后冷哼:“哀家是他嫡母,难道要事母不孝吗?”
“圣母,孝与不孝,不过众口铄金罢了。”
胡濙心力交瘁,声音很低,他不想耽搁下去了。
这话让孙太后脸色一变。
她非常清楚,朱祁镇死了,现在是她最重要的时刻,把握住了,她后半辈子不愁。
她得为倭郡王血脉挣够了好处,也得为自己积累足够的本钱,顺便再为孙家挣个爵位。
可胡濙这句话,仿佛在说,您死了,天下人都说皇帝孝顺,谁还能怎么样?
皇帝手里有刀子的,他可以不讲理的。
“圣母,老臣以为,上谥太高,恶谥又伤了天家和气,上一个平谥,是最好的。”
谥号的问题上,绝对不能上个好谥号。
那岂不让皇帝的正统性大大衰弱吗?
上个恶谥,又让天下人揣测兄弟之情,上个平谥,是最好的,得找个下下的平谥。
最重要的是,朱祁钰需要一个丑恶兄弟衬托他的伟大。
孙太后对这个平谥,是能接受的,但她想卖个好价钱。
“圣母,倭郡王薨逝,让陛下茶饭不思,若圣体有恙,局势怕是会更加恶化。”
胡濙道:“陛下不在北京,两京信息往来,甚是麻烦,拖得时间久了,马上就开春了,怕是会影响倭王的英灵。”
就是说,倭王尸体臭了咋办?
大明尸体防腐技术很好,能保证尸体几年不腐烂。
问题是,皇帝若从中作梗,不给你用,难道任由朱祁镇的尸体溃烂吗?
“他非要如此对待他兄长吗?”孙太后只是哭。
胡濙也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