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傅可知道,朕当时是什么心思吗?”
“一定要把盐价打下来,让天下人都能吃到平价盐。”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胡濙别劝:“朕清楚,盐政是大明的根基,朕也没说,彻底废除盐政。”
“只是粮食和盐,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啊。”
“朕觉得,该让百姓吃足,价格适当低一些。”
胡濙跪伏在地上:“陛下爱民,臣感同身受。”
“开中法,取自元朝。”
“太祖时,用盐引来支撑军政,才有了北伐之事。”
“而太宗皇帝时,大肆颁发盐引,五征漠北的钱财,多来自盐引。”
“这盐引,其实就相当于银行的贷款,寅吃卯粮。”
“永乐朝的欠账,到了正统朝才堪堪还清呀。”
原来,盐引的欠账,是永乐朝欠的呀。
“老臣以为,直接发行平价盐,反而会引起市场动荡。”
“不如先实行定价制,将盐矿、盐场全都承包出去,中枢负责定价,收税即可。”
胡濙没说,盐铁多么重要。
而是选择私有制。
他迈得步子比朱祁钰还大。
朱祁钰想的是,盐场官营,实行全国统一价。
但是,这里面会有弊端。
现在朱祁钰手中钱财宽裕,等某一天朱祁钰急需用钱的时候,就会拿盐政做文章了,开始调高售价,这是必然的。
胡濙是一步到位,断了盐价暴涨的可能性,起码不受中枢操控。
但是!
深层次原因,却是胡濙要制造新盐商出现。
他给胡濙两条路走,一条去帮扶江南士绅,扶持江南士绅;另一条路则是皇帝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