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谢陛下不杀之恩!”
朱英磕头谢恩。
“朕是听不进劝的皇帝吗?”
朱祁钰看着他:“虽一别两年,朕的初心,从未变过。”
“什么劝谏的话,朕都听得进去的。”
“陛下贤名,是以天下昌盛。”朱英磕个头站起来。
“朱英,你把朕带坑里了。”
朱祁钰反应过来了:“朕何时说要铲除天下士绅了?”
“陛下,即便是一地士绅,也不能铲除呀!”
朱英正色道:“大明基层,掌握在士绅手里,铲除了士绅,谁来填补基层呢?”
“中枢来!”
朱祁钰道:“朕要收回收税权,中枢来亲自收税。”
收税权,放在地方士绅手里,是中枢的弱点,一旦地方抗税,财政就难以维系了。
而且,他要重建基层,把皇权伸到乡村去。
朱英还要说。
朱祁钰摆摆手:“朕要开海,若不剪除士绅,就贸然开海,朱英你说,谁会是最大受益者?”
“伱说的没错,大明的基石是士绅。”
“但是,它只能当成基石,而不能当朕的绊脚石,更不能翻身起来,压在朕的脑袋之上!”
朱英明白了,皇帝担心士绅拥有巨大利益之后,变成财阀世家。
“陛下可设重税,用重税来挟制士绅。”朱英这个办法最好。
大美遍地财团,政府依旧稳如泰山呢?因为收税制度优越,把财团当成羊毛来薅。
太祖皇帝构架大明时候,也走的是这条路,对士绅收重税,把他们当成肥羊。
结果,太宗皇帝靖难,为了稳定皇位,被迫和士绅做妥协。
后世之君都是短命鬼,就给了士绅做大的机会。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