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有兵有钱有粮,不造反干什么?”
陈文立刻反驳:“陛下,不能这样看问题,即便是内地,哪里没有造反的呀?这和是不是土司没有关系!”
“好,就说湖广的苗乱,一年多少宗?哪一天消停过!”
“中枢下旨,在汉蛮之地,建筑城墙,用堡垒保护自己,结果还是年年造反,年年被攻杀。”
“怎么镇压都镇压不过来,天天造反。”
“这在汉地可能吗?”
“山东造反,弹指间就被灰飞烟灭,绝无再起的可能,不是吗?”
朱祁钰道:“广西犁平一年多了,可有大型叛乱?”
陈文欲言又止:“陛下,那是您用钱吊着,等到伐木业倒闭了,广西还会大乱。”
这是实话,人心不足,想彻底承平,必须可持续性发展。
得让百姓永远赚到钱。
同时,还得明天赚的比今天多,百姓才会不造反。
“陈卿看事情看得通透。”
“朕以为,百姓为何要造反呀?”
“归根结底,是穷的呀。”
朱祁钰道:“广西蛮为何对大明有抵触,因为他们怕被收税。”
“人都是愚蠢的,给土司交税就不叫交税,给大明交税,就等同于杀他们父母,不共戴天。”
“陈卿、姚卿,诸卿说的都对。”
“朕平定广西,是笔赔本的买卖。”
“用这笔钱投入江南,回报亿万,但江南是朕的,广西何尝不是朕的土地呢?”
“我汉人开拓新地,从来都是被动的。”
“从战国至隋唐,天下的重心一直都在关中。”
“直到关中土地沙化,被胡虏侵占,才渐渐南移,转移到了中原地区。”
“也因为战争,晋祚南迁,才开发江南,在三国时期的江南如毒瘴之地,遍地是原始森林,难以生存。”
“直到南宋,经济重心再一次南移,转移到了江南,江南才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