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夔吹胡子瞪眼睛,陛下打断就打断了,你小子也跟老夫过不去?
“您说您说。”王复摸摸鼻子干笑。
“请容老臣说完。”
姚夔重新整理思路,语速加快:“安南之治,在于一手强兵,一手钱财。”
“安南难治,和滇黔桂一样,都是山多树茂。”
“想改变这一局势,就得大肆砍伐森林,甚至放火烧山,平整道路,修缮驰道。”
“咱们可给士绅好处,让他们管理安南百姓,进山砍伐,再用他们平整土地,中枢多多答应他们好处。”
“等到用完了,就开始发展奴隶贸易,把人往大明里面卖,这些士绅也就没用了,派遣强兵,统统杀掉。”
“再大批移入汉民进去,这交趾,就彻底成为大明的交趾了。”
姚夔这不也懂殖民思想吗!
殖民,首重利益,其次才是土地。
朱祁钰微微颔首:“诸卿怎么看?”
“微臣以为,卸磨杀驴,不该由大明出面。”
“不如养一支悍匪,必要的时候,驱使悍匪杀掉士绅。”
“没必要灭门,断了他们的前途即可。”耿九畴是想爱惜大明的羽毛。
毕竟整个中南,不止安南一个国家,还有好几个国家呢。
做的太绝,以后征服那些国家,就不容易了。
“好,尔等酌情商议,商议后直接颁布中旨即可。”
朱祁钰不再讨论此事:“方瑛和薛瑄都喊着缺人呢,从何地多多调派一批举人过去?”
“陛下,教化万民之事,用不上举人,秀才即可。”
王复道:“天底下穷酸秀才多的是,陛下只要打开一条缝隙,愿意为您效力之人,俯首皆是。”
这是王复从撤出安南吸收的经验。
其一,安南本地士绅,绝对不能相信;
其二,就不能使用进士,进士眼高手低,反而不如从底层提拔秀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