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二剑,剑斩士绅!(135万大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剑,剑斩士绅!(135万大章(4 / 23)

李匡到任后,整顿兵卒,安抚移民,井井有条。

安庆府的造船基地,李匡令官府占了一股,造船基地要给官府定期提供一些船支,免费修缮。

而李匡将汉、土兵卒合并,整顿三万雄师,不停操练。

又给张凤写信,请张凤将南直隶流民,送来三府安置。

并学习欧信,身先士卒,清扫小山寨,开通道路,移土人至城市,重新丈量土地,分配田亩。

“拜见督抚大人!”边镛行礼。

薛瑄还在忙碌,摆了摆手:“仕远(边永)之子?不必在乎繁文缛节,广西是蛮荒之地,和汉地不一样。”

这话惹得敬轩学宫的学子们哄笑。

薛瑄虽是理学大宗师,思想巨匠,但他幽默风趣,不拘小节。

“学生看广西,看到是一片欣欣向荣,虽远不如京师繁华,但学生看到了希望!”

薛瑄眼睛一亮:“希望二字,用的好呀。”

差不多到了饭时,便让公人准备饭菜。

饭食用的是太医规定的菜品,太医给他搭配的营养膳食,无论他在哪里,都必须按照食谱上的吃。

薛瑄笑道:“子与(阎禹锡),你觉得何为希望?”

阎禹锡和刘健是同乡,在薛瑄在河东(黄河以东)任职时,千里迢迢去拜师,得到薛瑄的认可,收入门庭。

“老师,学生认为希望有三。”

阎禹锡放下筷子,认真道:“春季时,柳树抽出嫩芽,意味着生机重现,这是希望,就如这广西,大乱之后,迎来大治,这就是希望。”

“但克振先生口中的希望,应该是百姓眼中的光芒,这是百姓心中的希望。”

“其三,是老师与众弟子所做这饭堂,亦是希望。”

薛瑄讶异地看着他。

阎禹锡笑道:“若吾等遵循繁文缛节,弟子如何能和老师共用一桌吃饭?”

“而老师遵从繁文缛节,如何能深耕民间,亲自指导地方官吏安置流民?”

“而此饭堂之中,气氛自由烂漫,这就是希望。”

边镛眼睛微亮,都说薛瑄创河东之学,受万人尊崇,他教导出来的徒弟,也都是拔尖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