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这样的少年人很多。
多是卖报纸、果、小吃、槟榔、戏票等物。
戏票卖的最好。
纤夫都不识字,看不懂报纸,但人都好奇,都想知道报纸上写着什么,所以大家集资买一份,找个认字的给大家读。
报纸五八门,什么样的报纸都有。
但在纤夫中间,还是边报纸卖得最好,这些纤夫没文化,脑子里都是男女那点事。
还有就是朝堂的事,他们格外感兴趣。
中枢严令禁止颜色报纸,带颜色的报纸,一概不许刊登,刊登者轻者流放,重者斩首。
所以就衍生了轻颜色报纸,边报纸。
纤夫闲着的时候,就爱听边报纸,等下了工,就去听戏。
戏剧市场十分混乱。
有走南闯北说书的、有撂摊说相声的、有南来北往戏班子,在露天唱戏的、还有本地的戏园子。
各种唱腔、小调、荤调,百家争鸣,百齐放。
有精华有糟粕。
已经有文人开始呼吁,规范唱腔、小调。
边镛招来一个纤夫问话。
那纤夫可不畏惧达官显贵,这一年,他看到很多官老爷被押上了船支,押解去北方戍边去了。
“公子,您问完了话,这桌酒菜能赏给小的吗?”纤夫打个哈哈。
边镛没想到,这纤夫胆子这么大,也不计较:“成。”
“谢公子。”
纤夫看着桌上的酒肉流口水:“公子您问。”
“您这一天能赚多少钱呀?”
边镛一问,纤夫顿时变了脸,一副怕边镛抢活计似的。
扈从看不下去了:“我家公子是圣上派来的天使,去安南传旨的,不会跟你抢活儿的。”
纤夫松了口气:“不瞒公子,我们这些纤夫没啥本事,就一把子力气,以前一年到头,养家糊口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