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话没说完,于谦立刻打断:“陛下,兵贵精不贵多,而且假道灭虢的道理,安南也懂,怕是会防备甚重,得不偿失。”
“你觉得多少合适?”朱祁钰觉得派五千人都少。
其实派五千人过去,补给是个大问题,难不成去安南打下一个城池来做补给吗?
“派一善战之将,一千人足够了。”于谦斟酌着。
“太少了!”
朱祁钰一锤定音:“三千人,不能再少了,朕给安南国下旨,让其乖乖提供补给。”
“陛下!”
于谦苦劝:“三千人太多,一千五百人,再加入些厂卫番子,凑足两千人,足够用了。”
朱祁钰还是觉得人少,看向边永:“你觉得两千人够用吗?”
“陛下,这得看您要干什么?”
边永淡淡道:“若您只想运送种子回国,两千人足够了;”
“若您想以微臣做攻打安南的前站,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朱祁钰摆摆手:“为时尚早,等广西大治之后,才是对安南动手的时机,必须要以广西、云南做大后方才行。”
“那两千人足够!”边永磕头。
朝臣对皇帝的态度是满意的,若是只为一时之功,贪恋安南之土,怕又是重蹈覆辙。
皇帝能忍,才能做大事。
于谦摊摊手:“陛下,兵贵精而不贵多。”
“安南等国气候炎热,当从云南、两广、福建中挑选兵士。”
“再选一战将,微臣觉得欧信合适。”
于谦倒是会挑。
“欧信有伤在身,不宜奔波了。”
朱祁钰
“陛下,年前陶成也病了,怕是用不上了。”岳正回禀。
“谅安南、占城不敢攻打大明,就派杨屿去足矣。”朱祁钰定下人选。
于谦沉吟道:“还当从厂卫中挑选些机灵的,擅长收集情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