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探!”
朱仪把手下召集起来。
中枢为了教化蛮人,令教坊司派来大量戏子,给兵卒们唱戏。
行军这段时间,每艘船上都有个戏子,唱三国演义。
尤其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那可把土兵听得眼珠子溜圆,都想当关二爷呢。
本就不服管教的蛮人,却将戏子奉若神明,十分尊重。
这些戏子也不是普通人,都是官眷,有男有女,多是识字的。
皇帝明旨,不许军将欺凌戏子,允诺这些人十年后还其自由身,不再追究其罪,优秀者可赐下官身。
有了动力的戏子们,到了广西,还学了广西土话,他们唱的戏,夹杂着土话和广西方言和官话,形成新的广西话。
让土人们能听得懂一些,不懂地方则跟着戏学,学的就都是汉字和汉文化了。
所以,各艘船上,戏子唱得卖力,土兵们听得向往,十分和谐。
冥顽不灵的土兵们,也学会了些简单汉话。
皇帝一招闲棋,却起了大作用。
朱仪有时候都在想,皇帝真是鬼才。
重用戏子,大量编改戏曲,用戏曲教化土人,另辟蹊径,效果却是极佳的。
从广西过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
土兵没闹,也没聚众造反,反而学会了汉话。
只是三国演义唱完了。
据说戏子们正在编排杨家将,剧本是从宫中传出来的。
蛮兵最难管制,尤其调派他们出省,朱仪最害怕他们不服管教,然后逃回广西。
好在这些戏子,管住他们的心。
“国公,确定了,人数在一千五百人上下,人衔枚马摘铃,应该是攻打城池的叛军!”
朱仪倏地笑了,功劳这不就来了嘛!
广西土兵,悍不畏死,最能打仗。
别看在广西分不出高下来,跑到山西,那就是称王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