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天,和朕开了个玩笑啊!”
朱祁钰长叹口气:“年初的时候,朕满打满算,想让边境军户,穿上衣,抢着种下。”
“又给百姓树苗,希望增加百姓收入,保护水土。”
“如今看来,全都打水漂了。”
“树苗就算没旱死,也被大雨浇死了。”
“更别想了,地里的秧苗肯定被这大雨冲垮了。”
“重中之重是粮食啊!”
“等这大雨过去,还能种什么?能补救一波?”
朱祁钰没工夫抱怨。
抱怨有什么用?
已经发生了,抱怨两句就能改变过去了?
不如想办法,如何弥补。
“回陛下,只能补种一茬豆子。”
胡濙低声道:“但前提雨得停啊,这雨要是下个几天,就算临时插一波豆秧,也会被大雨冲垮的。”
朱祁钰颔首:“种怕是不行了。”
“这场雨,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
“停了,会不会还下呢?”
“干脆出去买。”
叶盛却有不同的意见:“陛下,买粮食,撑得了一时,撑不住一年啊。”
“何况,田亩撂荒也不行,土地是需要养护的。”
“不如等雨停了,中枢派人下去,看看能种什么,就补种一批。”
“中枢免了今年的粮赋。”
“过了秋,受灾严重的地方,就酌情赈济,不能家家发粮食。”
叶盛的意思是,保障中枢粮食为主,酌情赈济,放弃一些该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