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耿裕参见陛下!”耿裕规规矩矩行礼。
“起来吧,朕听你父亲说,编纂好了?快呈上来,让朕瞧瞧。”
耿裕将一本薄薄的册子交给冯孝。
冯孝呈上来。
朱祁钰翻开一看,登时笑了起来:“不错,有那味儿了!”
耿裕丹青妙笔,画简笔画,手到擒来,十分形象。
“是否还晦涩了些?”朱祁钰皱眉。
“陛下,微臣觉得已经非常明白了。”耿裕不解。
“朕看着确实很直白,但那些农户大字不识一个,朕担心他们还看不懂……”
“这样吧,你拿去街上,找几个人问问,看看他们能不能看得懂。”
朱祁钰笑道:“若是看得懂,便以此刊印,争取一甲一册,轮流传阅,让百姓都能看到。”
“微臣谢陛下指点。”耿裕看见皇帝开怀,心中那块石头落了下来。
这回不用去江西吃苦了吧?
“谈不上指点,你这本册子是有大功的。”
朱祁钰说话间,冯孝搬来锦墩,请耿裕坐下。
皇帝没说,但冯孝懂皇爷的意思。
耿裕谢恩后,沾了半边屁股。
“耿裕,回去后好好睡一觉,然后再编纂一本救荒简易书,让天下人知道如何防治、救灾。”
“微臣谢陛下关怀。”耿裕恭恭敬敬磕头。
“嗯,在勤政殿不必拘礼,你这本册子编得真好啊,就按照这个方法编。”
朱祁钰灵机一动:“耿裕,你说朝堂编纂些小人书,给天下百姓开蒙,如何?”
“啊?”耿裕没跟上皇帝的思路。
实在太跳跃了。
“你看啊,四书五经老百姓肯定读不懂,但是,若是编成小人书,百姓看个热闹的同时,又能学到几个字,那也是好的。”
朱祁钰兴致盎然地看着耿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