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京中百姓,一年到头也就换一套衣服,这还是家境不错的,若是穷困些的,可能几年都不换衣服。”
“河套穷困,如何买得起昂贵的织品?”
董赐实话实说。
西北穷困,是朝野共识。
新收复的河套,恐怕比西北还要穷困一些。
“你说的对!”
“河套穷困啊,确实买不起好衣服。”
朱祁钰喃喃自语:“总不能朕给他们钱买吧?天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给河套人买了,其他省份的人,发不发钱?”
“都是汉人,怎能厚此薄彼呢?”
“对了,毛纺织如何?河套半耕半牧,盛产羊毛,完全可以发展毛纺嘛!”
朱祁钰灵光一现,毛衣呀,又保暖价格又低廉。
还能让河套百姓营收。
若行得通,辽东、西北,毗邻草原之地,都可以发展毛纺织啊!
董赐满脸懵:“皇爷说的是毛毡吗?”
“用羊毛编织的衣服。”朱祁钰比划。
羊毛还能制成衣服?
董赐摇了摇头:“皇爷,这个奴婢闻所未闻,奴婢这就回去问织工,说不定织工就知道呢。”
朱祁钰也不会织毛衣啊。
“羊毛纺线,听说过没有?”
董赐摇摇头。
朱祁钰火大:“叫个懂织工的,进宫!”
“求皇爷恕罪!”董赐吓得连连磕头。
“起来吧,去宣几个织工入宫,朕跟她们说。”
朱祁钰想着,在河套地区发展毛纺,以毛纺控制草原上的羊群,吸引内地商人放眼草原,进而实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