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民间请些医生随行,钱从内帑出!”
胡濙和陈诚是一个时代的人。
宣德三年,陈诚激流勇退,离开京师之前,与他把酒言欢,说:“当今皇帝,再无永乐之志,不会再开西域、安南了,也用不到臣了……”
那番话说的无比凄凉。
陈诚离京之时,去太宗之庙跪拜后,才依依不舍离京。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啊。
当今皇帝,雄才伟略,有重开西域之志,他继承了永乐之志,老朋友,您跟他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吧。
“老臣代陈诚,谢陛下!”胡濙眼角含泪。
用御车请入京中,给足了陈诚面子,也肯定了他的功绩。
老朋友,你一生无憾了。
“老太傅请起,告老在家的老臣,请您多多举荐,朕背负骂名,也要起复他们,让他们来京中!”
“哪怕不能为朝堂效力了,也可将他们所知所学所经验,著书立说,传于后人!”
“倘若还有精力,朕打算开一学堂,让天下学子来学堂听讲,再派一文书,将其所讲纪录成册,由其徒弟,编纂成书,传于后人!”
朱祁钰语气恳切。
却让很多人眼前一亮,著书立说,编纂成书!
那是文人最高理想啊!
对胡濙、李贤等正派文人来说,算不得什么。
但对陈诚、徐有贞、蒯祥这样的特殊型人才来说,著书立说,可就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了。
“萧维祯,你有什么人才举荐给朕?”朱祁钰看向萧维祯。
萧维祯脸色发苦,鸿胪寺的人都被您抓进诏狱了,忘了?
哪还有什么人才啊。
“那敲诈鞑靼的事,朕亲自做?”朱祁钰看着他。
“绝对不行!”胡濙反应激烈。
皇帝乃天下共主,哪能做这种腌臜事呢?
“可朝中没有外交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