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沙子培育的豆芽需要先将黄豆绿豆泡水一晚。
每个竹筛子底部铺一层麻布,淋湿,将泡水的豆子洒在上面,再盖上一层麻布,继续浇水。
为了让每天都有豆芽生长,她每隔一天种一茬,一天淋水三次。
柳然然不会用这个时代的称杆,所以她打算以捆来卖,需要用到不少的茼麻,现在家家户户都拿它搓绳子或者编成草鞋。
路边和田地里都有长这种植物,不用成本,就是麻烦了一些,平常有空的时候大石婶婆媳也帮忙一起搓绳索。
三天后终于迎来第一茬豆芽。
为了赶早市,卖菜当天寅时(凌晨四点)几人早起整理。
冬天的早上寒风格外渗入衣服,特别是袖口和裤腿,大石婶婆媳两人抱着胳膊来到柳宅。
婆媳两人到的时候柳然然和柳一已经将豆芽从架子上拿下来,这一次她打算备一百斤的货。
周桂花负责将豆芽从竹筛上割下来,整齐码放在一边,柳然然辅助大石婶称重,一斤为一捆,柳一负责捆绑,然后放进背篓里。
“然然,这货是不是有点多?”周桂花担心问道,毕竟这年头青菜卖得贵,少人买。
“不多,要是卖不出去带回家咱们自家吃也行,这豆芽长得快,要不赶紧摘了,会老,影响口感。”
看到柳然然心中有成算,周桂花不再说话。
四人都是手脚利落的人,一百斤很快就能备下来。
柳一驾车和柳然然去镇上,柳林年纪大了她不放心,让周桂花帮忙照看两个孩子。
早上露水很重,柳然然待在车厢里倒没什么,柳一的身上和脸上有一层薄薄的露水。
幸好她是学武之人,用内力一下就烘干。
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摆摊了,临近年关,大家都想趁着这段时间赚点过年费。
柳然然大致将所有摊位看了一遍,发现像她卖菜的比较少,只有一两家,摆的是白菜和白萝卜这些耐寒的作物,如周桂花所言,冬天里新鲜的青菜卖得不便宜。
柳然然将捆好的豆芽放在地上,不一会水灵灵的菜吸引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