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重生之逆袭> 第181章 一举三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一举三得(3 / 3)

随后,引领科技公开发布了消息,再次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66666,这波,我支持V某信!“

“果然,萌芽,你还是那位硬刚腾讯达的年轻人,支持你!“

“正义虽迟但到!!!“

"萌芽评论道:腾讯达你喷了我一口口水,我擦掉,然后就给你一拳。"

"哈哈,楼上的描述太贴切了,真是个天才。"

"我发现微聊怎么看怎么眼熟,原来是借鉴啊~~"

"腾讯达回应道:读书人的借鉴,怎么能称之为抄袭呢?"

"兄弟们,这下有好戏看了。"

……

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V某信。

之前。

尽管大家意识到微聊与V某信相似之处,但至今尚未有受害者站出来表达不满,因此外界对于谴责腾讯达的声音显得缺乏信心。

这也是腾讯达之前成功的其中一个策略。然而,现在引领科技不仅敢于表态,而且不再采用虚伪的言辞,直截了当地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端,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随着舆论的发酵,微聊的热度仍然在上升,但已不再是之前的正面高涨,而是负面的关注,导致新用户增速和日活跃用户都在急速下降,不再保持之前的快速增长。

这一结果很容易理解。在面对V某信和微聊的双重竞争时,微聊不得不采取激进的营销推广方式,几乎完全依赖于ICQ来增加用户数量,然而用户的实际体验却变得非常糟糕。

结果就是,许多微聊用户开始认为:“既然微聊的社交圈子几乎与ICQ一模一样,为什么还要额外安装微聊呢?”他们产生了一种多此一举的感觉。

在原时空中,腾讯达推广V某信的方式实际上非常谨慎,前期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几乎没有借助ICQ导流。相反,通过不断引入新奇功能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帮助用户建立新的社交圈子,逐步培养用户使用V某信的习惯。通过这种逐步渗透的方式,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接受V某信与ICQ之间的差异。

然而,当前情况却是直接跳过了这一阶段。在面对V某信的竞争时,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很明显,ICQ用户难以接受一款完全复制其社交圈子的社交软件,尤其是当这款软件在质量上表现不佳,还涉嫌大规模抄袭的情况下。

那就更无法接受了。

这对腾讯达而言,这无疑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