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用户体验,恰恰是V某信的优势。
即便是社交领域的领导者腾讯,在被于浩成功截胡之后,所开发的社交软件在用户体验上也难以超越V某信。
V某信登场,就是别人难以逾越的巅峰,这不是很好吗?
正因为如此,于浩有信心说,挑战腾讯达在社交领域的霸主地位,并强势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对V某信来说是值得不计成本的投入。
确切地说,这可以看作是一场突袭战。在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已经初现端倪,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行业巨头内部也察觉到这一趋势的变化。他们纷纷开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展开策划。然而,察觉到并不等于互联网巨头能够迅速集中资源,快速转型,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产业赛道的变革。巨头之所以为巨头,正是因为它们拥有庞大的体量。
而一旦体量庞大,就难免会遭遇大企业通常存在的问题,比如内部倾轧、利益固化、部门之间形成利益沟壑、各自为战等。
想要转变赛道,不仅需要决策者具备远见和决心,还需要一些运气。
在这方面,腾讯达、阿里里、渣浪都可以算是幸运的,而千度则显得运气相对较差。
就目前而言,骑虎、狐狸、炬人仍然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而兴盛网络则已经显示出一定的衰退趋势。它们可能未来会被时代淘汰。
因此,即使是腾讯达,也并非绝对战无不胜。
一旦腾讯达运气不佳,在社交和游戏这两个主要领域被竞争对手抢先,错过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可能会导致成为下一个处境艰难的案例,类似于千度的境遇。
即便是运气较好的腾讯达,也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
在原时空,腾讯达早早就在短视频领域布局,结果还是被竞争对手成功超越了,这不也是无计可施的吗?
我认为,微聊目前的热度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在我们这边进行的营销活动跟进之后,对方的热度似乎已经开始下降。
习惯了压力的谢金志也算是历经磨练。
微聊营销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参与方式的简便性,以及能够获得切实的现金奖励。这对用户来说确实非常有吸引力。
但也存在弊端。
比如那些没有致富宝的微聊用户,很可能会选择不参与,还有许多微聊用户只是默默地领取奖励,没有后续的活跃。
与V某信不同,微聊不能通过榜单更新和竞争来在整个春节假期期间保持持续的热度。
一个取胜于爆发,另一个则取胜于持久。
加上用户体验的差异,谢金志对此深具信心,认为V某信仍然会是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