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复杂而危险的环境中,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的晋景公也不断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和使命。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仅是一个君主,更是一个丈夫和父亲。
只不过,看公子寿曼的状况,显得晋景公这位父亲当得至少不那么合格?
翌日,公子寿曼的登位仪式在众人见证下进行。
首先,单公朝代表周天子承认寿曼继位的合法性,并授予祚肉。祚肉意义非凡,它代表着周天子对诸侯的认可与授权,也象征着周天子执宰天下的权力。
然而,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给诸侯分肉已成为一种形式,其实际作用日渐式微。如今的周天子,已无力掌控天下,仅能在诸侯间挑拨离间。
为寿曼更改发冠的是栾书。
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意义。
栾书积极争取到这一位置,并成功完成任务,无疑是对其“托孤大臣”地位的有力确认。
仪式没有太复杂的地方。
另一层面来说,该有的步骤当然不能少!
见证寿曼登位的人非常多。
晋国内部的所有卿大夫,卿大夫以下一应高职位的官员,有封地的公族封君以及贵族。
来自列国的诸侯,或是诸侯派来的代表,其中包括楚国令尹子重。
这一次,吴国那边还是没有人前来。
关于这一点,吴国上次答应参与会盟又中途反悔,导致晋国上下早有预料。
因为吴国没有参加丧礼的关系,众卿大夫重新拿出要不要扶持吴国来进行讨论,结论却是一定要对吴国进行扶持。
那不是栾书一力主张,赞同扶持吴国的还有旬庚与士燮。
旬庚现在的定位是栾书的亲信,对于旬庚赞同无非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延续。
士燮赞同则是出于公心,认为那样的战略部署对晋国有利。
肯定存在反对者,郤锜、郤至、韩厥属于反对的一方。
没有表态的卿大夫有智罃和赵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