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诸侯展现个人魅力的时刻,愿意主动殉葬的人越多,代表薨逝的诸侯越得人心。
可是,那样一搞,很难免会出现攀比。
毕竟,活着的诸侯能够得到爱戴,诸侯薨逝又是另一番情况了,不对吗?
所以了,自愿的话,必定会出现“被自愿”的情况,一切出发点就是维持住诸侯的面子。
栾书说得自愿,很认真来讲就是真的自愿,不会去强迫任何人。
这多少带点私人恩怨在内,再来就是体现晋国的仁慈之风了。
郤锜颔首道:“那就全凭自愿。”
其余卿大夫先面面相觑,随后一个个默不吭声。
在陪葬品方面,每一位诸侯都会事先进行准备,要不要逾越则是看为诸侯举行葬礼的臣子有没有那个胆子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周礼》将一切规定得清清楚楚外加明明白白,凡是出现多余的陪葬品都叫逾越。
周王室力量充足的时候,没有诸侯敢于有任何逾越,一旦有诸侯逾越,可不止周王室会出兵惩戒,还会喊上一大群想要分肉的诸侯。
等于说,因为周王室的强大,诸侯承受不起逾越之后需要承担的代价。
周天子东迁之后,诸侯在下葬期间出现逾越的例子可不少,看就看有多少诸侯要分肉。没有带头大哥或是愿意出兵的诸侯少,周王室对出现逾越的诸侯都要装聋作哑,原因当然是闹起来会让周王室丢面子。
栾书像是才看到楼令,说道:“司马,孟姬还是没有过来?”
话说,孟姬有没有过来,关楼令什么事啊?
只不过,由于楼令成了赵武的老师之一,孟姬没有出现,还真的就关楼令一些事了。
之前,楼令巡视宫城期间,其实到了“下宫”有派人去知会孟姬,只是进去的人被赶出来了。
当时的孟姬正在发疯,手里有什么砸什么,嘴巴不断发出尖锐的叫骂。
明确知道孟姬正在发疯的楼令,他该是脑子多么不好才愿意自己进去?
既然栾书问起?
楼令自然是要有所回应,也就说道:“翁主短时间内恐怕不会过来。”
至于“下宫”那边在当前是什么戏目?楼令虽然知情,说却是不会说的。
楼令真要说出来,不止孟姬要承担严重后果,众卿大夫要不要处理都将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
在楼令给出答案之后,几个卿大夫对他露出笑容,只是卿大夫们很快又将笑容收敛起来。
很明显,他们知道“下宫”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没人愿意谈起,更不想在这个时候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