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他一生的际遇比写小说还夸张以及不合理无数倍!
最要命的是,类似于赵武这种人,仅是诸夏历史就不少见。
“司马!”
楼令刚坐下又得站起来。
在刚才,栾书凑到晋君獳边上聊了很久。
目前并没有限制朝会期间不得走动与交流,才有其余人各种来回走动。
很显然,栾书已经跟晋君獳私下交流完毕,轮到问楼令一些细节了。
所有人都停下自己的动作,等着看栾书来怎么提问。
好些知道栾书小心眼的人,他们甚至在猜测栾书会为难楼令到什么程度。
只不过,他们猜错了。
栾书非但没有刁难,相反对楼令的细节补充万般赞赏,尤其是对楼令提出“预备役”这个设想惊为天人。
晋国有多少人口,没有人知道精确数字。
各个家族倒是很愿意有族人升爵,但是他们肯定不乐意大批无爵的人获爵,更不想多出一大批的“徒”或“士”来切割自己的封地。
说到底,谁获得了名爵,国君出土地会让各个家族分出一大批人,短时间内这些人会听从家族号令,隔上几代人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如果是各个家族出土地,他们确实又不乐意了。
楼令考虑到了很多种的情况,包括一时间多出大量“徒”不现实,哪怕是给予“徒”的身份也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成为战兵,建议新设了“预备役”这个阶层。
如果用春秋晋国的命名,楼令提议新设“预备役”得到通过,晋国将会产生“羡”这个阶级。
这样一来,晋国也就有了亦兵亦农的新阶层了。
在原有历史上,增设“预备役”本是栾书在第一次改革之后的数年,认识到晋国无法支撑扩军之后的编制框架,实在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才想出来的应对方案。
晋国君臣并不傻,他们只是对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缺乏经验,看到楼令建议的“预备役”方案,哪能不知道不止符合实情,也堵上了这一次改革最大的漏洞了呢?
所以,栾书尽管心里非常不舒服,他不能找楼令的麻烦,乃至于要对楼令堵上最大漏洞找机会进行报答。
这……,其实也是楼令不怕栾书往死里报复自己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