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历史上没有一个叫屠岸贾的人。哪怕是有这样一个人,在晋国没有成为卿大夫,怎么可能担任司寇一职?
楼令就搞清楚了一件事情,确实有一个程婴,并且还是医匠,然后以惨烈的方式战死,使得一些人印象非常深刻。
另外,楼令也听到了公孙杵臼这个名字,听郤至讲就是公孙杵臼投降,随后又被郤氏给放了。
“世子,这个公孙杵臼是什么人?”楼令问道。
郤至说道:“贾国后裔。”
确实有一个贾国,他被晋国所灭。
晋国灭掉的诸侯国并不少,贾国、杨国、霍国、梁国、魏国、旬国、原国……等等很多个。
晋国并没有对那些诸侯的后裔赶尽杀绝,允许他们继续祭祀自己的祖先,乃至于留下封地当食邑。
现如今的晋国,好些非公族的贵族,他们就是被晋国所灭诸侯的后裔,其中包括旬氏。
旬氏是原国公族后裔,本为原氏,获得“旬”地才更为旬氏。
而原国的灭亡是跟晋文公打赌,玩的就是认赌服输,没有历经惨烈交战,举国以相对平和的方式并入晋国。
楼令压根不知道贾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讲实话,楼令也不需要去了解贾国的过往,说道:“那个公孙杵臼去了哪里?”
郤至有些纳闷地反问,道:“你关注他做什么?”
楼令总不至于由于一些“戏说”或“演义”的因素,跟郤至讲那些“道听途说”吧?
如果不出错,楼令认为哪怕跟“演义”与“戏说”出现误差,那个叫公孙杵臼的人一定会在赵武复立赵氏的过程中起到作用。
郤氏到目前还没有攻克“温”城。
那是因为“温”城的守军比“赵”城更多,同时“温”城里面的存粮超乎想象。
有另外一个原因。
这座“温”有指挥官,他叫梁弘,乃是赵氏小宗梁氏之主。
郤至来找楼令,不是要让楼令率部参战,纯粹就是很久没有见面,刚好有空过来聊一聊。
这一聊,提到了南下吴国的事情。
“吴君赏赐了巫臣一座府邸,没有赏赐食邑。”郤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