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不是一个能够轻易打垮的国家,他们有足够的国力来支撑漫长的战争,反倒是晋国很有可能先于楚国支撑不住。
敖问道:“怎么强军?”
关于这个问题,楼令已经有了相关计划,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更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
楼令说道:“你届时配合便是。”
敖觉得也是。
家族私军的建设,哪怕跟家臣有关系,不可能作为主导者,顶多就是占了一些份量。
后面,楼令将楼森召唤了过来。
“我让你办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楼令问道。
也就是楼森专门负责了某项事务,要不然会被这句没头没尾的话问懵了吧。
“煤石与铁矿石,分别收集了八万斤与六万斤。”
“炉子也按照家主的吩咐,一直在进行相关的试验,只是……暂时还无法分得清好歹。”
“要不……家主亲自巡视指导?”
楼森的话已经充分表明楼令想做什么了。
当前的铜矿只有国君授权才能开采,冶炼出来的铜锭也要上交六成之多。
涉及到开矿与冶炼,需要动用的劳动力远比想象中更多,过程中的伤亡也是难免。
所以,一旦认为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哪怕是封地有找到铜矿的贵族,他们顶多也就是上报而已。
另外,铁这种金属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发现并冶炼出来,碍于铁的各种工艺不成熟,再加上时代的局限性无法弥补其缺点,使用青铜仍然是主流。
当前的各种冶炼主材料是木炭。而木炭的温度难以在冶炼过程中去除掉铁矿的杂质,导致哪怕打造出各种铁器,它们都有脆的缺点。
另一点,诸夏文明玩的是锻造,因此锻打这个科技分支早就被点亮,只是仍旧没有人发现足够次数的锻打可以增强铁的质量。
楼令是在六年前就下令收集煤石与铁矿,六年时间中慢慢收集到楼森所汇报的那个数量。
同时,关于冶炼炉的研究会更早一些,奈何楼令本来就不具备相关实际动手能力,只能提出相关的理念,再让下面的人去进行研究罢了。
不能说老楼家在冶炼炉上面没有取得成就,只是进展方面确实显得有限。
这个有限跟楼令安排诸多事项中的先后顺利有关联,也就是楼令并没有一开始就异常注重,他最开始更为注重的事情是开垦农田与水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