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虞世南几次上表要辞官,如今只等陛下点头了,这位老人家笑着又像是在哭,他握着笔的手在颤抖,已经无法像当年一样执笔书写。
掌握了造纸术就掌握了书籍,这是大唐人的认知,皇帝与骊山的关系不需要多想,很多人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这也难怪骊山会被看守得这么严。
长孙无忌心中有数看破不说破。
按照岑文本的话语,骊山这一次送来的纸张不过是一部分,在他们的库房中还有很多的纸张。
而这种纸张除了骊山自己用,还提供给朝中。
长安城热闹,骊山宁静许多,狂人日记的风波也是来自骊山,这一次的风波刚刚平静不久,骊山就昭告世人,在骊山就有造纸术,从此朝堂不缺纸张了。
骊山印书倒也没什么,写满字的纸张不值钱,但能够书写的纸张大家都明白价值几何。
天可汗有了造纸术,只要皇帝想,他就可以培养朝堂想要的读书人,而且现在从朝中开始安排夫子开始,这位天可汗就已经在这么做了。
骊山,一队人马安静地前来,马车三驾,来人到了村口当即被魏王的侍卫拦下。
来人拿出一封信递交给侍卫,“还请将此信交给骊山县侯。”
那人递交信之后,便将马车留下,带着余下两个车夫与护卫离开了。
等魏王的侍卫去察看马车内的情形,掀开车帘看到的满满当当一马车的铜钱。
张阳还在自己的温室中除草,这些野草在温室中的生命力很强大,三五天它们就会冒头。
这位闲着无事做的县侯也会勤快地将那些杂草除去。
再看一眼媳妇的苗,长势果然不好。
张阳对眼前的情况很满意。
婶婶带着一封书信而来,“县侯,村外拉了三驾马车而来,马车内装满了铜钱,还有一卷书信请县侯过目。”
张阳洗了洗手,打开这卷书信仔细看着,来信的人没有姓名,信中内容也没有说什么。
只是写明了这些银钱送给骊山,并且希望自己这位县侯不要再著书,更希望往后骊山的纸张给了朝中,也能够给采买的商客。
信的内容很简单,就这么几句话。
对方没有留下姓名,张阳走下骊山来到村口。
李泰正站在马车边好奇。
张阳仔细打量着这些来路不清不楚的银钱。
“姐夫,这些银钱我一文钱都没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