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盐商都是去那里取的盐。
如果想要打探相关的消息当然也是去的那里。
刘永铭最后还是同意了让那一伙山匪在前头开道。
有了那伙山匪的帮助,刘永铭、夏冰、杜祖琯一行人是畅通无阻。
山匪们并没敢向榆林走得太深,毕竟他们现在还是被官府通缉的对象。
他们转道去了盐州,刘永铭、杜祖琯、夏冰等人则是进了榆林城里。
榆林城以北即是长城,此处有一个镇北台。
出了镇北台再往北走一段路即是榆林榷场了。
刘汉并不是第一个在榆林府建立榷场的,之前便也有设立过。
但那个榷场却不是在镇北台以北,而是在榆林城往南的镇川。
原本户部丁成儒、李裕、厉
舒才三人议出来的场地也是在那里。
因为镇川位处于两山之间,来往的汉地商贾及蒙人商队容易接受盘查。
但是兵部侍郎孙尉觉得,镇川太过于靠近内地了,如果榷场交易发生冲突,蒙人发难而引发骚乱,光靠着当地的衙役兵丁是无法维护局面的。
等征北大营的军马到来,事态都不知道要发展成什么样。
最好是选择一个能让征北大营骑兵快速到达的地方,这样蒙人也就不敢乱来了。
孙尉是太子党且所说的建议也极为有道理,曹岳同意的同时狄怀庸也相应的附议了一下。
内阁不批这事就成不了,户部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妥协,往北再选择地点。
最后选择在了镇北台以北的一场草原开阔地上。
镇北台是长城的一部份,里头当然会有重兵把守,骑兵也不在少数。
但是征北大营却不在这里。
一般人会觉得长城作为主要防御手段,主力大军的中军指挥所就应该设在长城以里。
这种想法不能说是不对,而是有些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