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车上多了个陶望山,他坐在副驾驶,胖胖的身体微微侧过来,对后排的裴安竹说话:
“裴大师,咱们这寻找祖宗尸骨,是怎么个章程?”
裴安竹想了想,说道:
“我们要先去陶家现在的祖坟,找到那具被你们的先辈移错了的尸骨,将它挪出来,单独为它修墓立碑,将属于你们祖先的坟茔空出来。”
“其次,我会从地府召唤你们祖先的魂魄,施法让他与自己的尸骨进行感应,找到他尸骨的所在地。”
“毕竟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不管是战争影响,还是地表变迁,你家祖先的尸骨未必还留在原地,所以需要他自己来感应。”
“最后,去往尸骨埋藏地,将其带回来,迁移到你家的祖坟。”
按理说,时间过去这么久了,陶家那位祖爷爷应该已经投胎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还留在地府,甚至还能给陶行云托梦。
如此倒是让她方便多了。
陶家祖坟在一座还算隐蔽的山里——
这里原本不属于陶家。
只不过几百年前,陶家祖先举家逃难过来,觉得这地方山清水秀,又远离战乱,便动了在这里定居的心思。
而当时陶家在举家逃难的过程中,救下了一个道士,道士也看出这地方风水很好,还跟当时的陶家家主说:
“此地乃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若是陶家能在此扎根,可保后世至少十代飞黄腾达。”
“若是陶家能坚守本心,多行善事,世世代代飞黄腾达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道士一句话,陶家更加坚定了在这里住下的决心。
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土地的占有欲还是很强的,毕竟大部分人都是以种地为生。
陶家想在这里安居,就得征求当地山民的同意。
不过陶家很豪横,他们没有什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直接拿钱开路,真金白银砸下去,山民怎么都不会拒绝。
毕竟陶家是大家族,光是逃难过来的人口,就超过了本地的山民。
就算是硬抢,陶家也未必会输,可陶家还是愿意拿钱买地,跟当地的山民和睦相处。
陶家本就是生意人,很擅长经营。
在山中定居下来之后,经过几年、十几年的经营,他们跟当地的山民很好的融合,互相帮助,甚至还进行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