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1.第 71 章(2 / 6)

他把宝贝龟骨和铜钱藏进袖中,一个起身太猛,险些踉跄。

老县令拒绝了旁边的搀扶,只是忍不住叹气,目光悲怆的看着眼前狼藉,想起方才胡人率军而来,所有人如临大敌的模样。

他知道天下必将太平,却不知自己这把老骨头能否活到那时候……

太平盛世的模样,已在他的记忆中渐渐消退。

叹兮悲兮!

愿汉家壮兮!

吾虽九死其犹未悔!

然而老县令难得聊发愁志,却被下属行礼声打断,他回过神,“哦,在何处安置伤兵?在县衙吧,县里的郎中可都寻来了?还有自发前来的百姓亦要嘉奖……”

他絮絮叨叨说个没完,有太多的杂事需要他这个县令操心做主。

老县令有时回神,想起自己方才的惆怅都不免摇头,何必感伤,他虽是老骨头却还能动。安定天下,还得从实干起,纵使他不过是沧海一粟,可千千万万个他,总能叫世道有所撼动吧?

文人易悲,亦不乏勤恳实干、夙兴夜寐之人。

他们,总有一日能真盼来圣贤书里的海晏河清,天下大安。

老县令继续去处理琐事去了,而并州的援军也终于到了。其实已经到得极快了,两个多时辰的路,愣是只用了一个半时辰,可见并州那边十分重视,毫无拖延。

为首的将领姓黄,是个四十多岁,身材魁梧的将军,他早年跟着齐王上阵杀敌,从小小亲卫一步步做到正四品忠武将军,说是齐王心腹中的心腹也不为过,否则也不会留他来镇守并州。

就连赵平娘几个见了也不敢托大,而是恭恭敬敬喊一声黄叔父。

黄郸将军已是驰援,但他也清楚化明县的是什么状况,能绕到此攻打,恐怕是处心积虑、早有准备,他本已做好最坏的准备,城破或是守军被屠戮将近。

然而到此以后,看着到时还成,守卫们虽面色疲倦,但不似他想象的那般凄惨壮烈。

因此化明县开城门放他进去时,黄郸将军还不肯进城,以为自己真的来晚了,说不准里头全是敌军,只为了诱惑自己一行人进城,在关门屠杀。

最后城门大开,是赵平娘跟崔舒若站了出来,她们精神尚可,不像是糟了蹂躏的样子,才叫黄郸将军的心放了一半。

赵平娘直接道:“叔父放心,敌军当真已被驱逐。我赵平娘的性子您清楚,断不会拿全军将士性命玩笑,更不可能受人胁迫。”

崔舒若则道:“叔父忧虑谨慎是应有之理,但衡阳的确有许多事要同您商议,或许可影响洛阳的战局。方才率军前来的敌将,乃是左丘燕至。”

她微微一笑,眸光浮动,全是胜券在握的谋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