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第 48 章(5 / 9)

至于后来被调离幽州的那些兵马,并没有汇合,他们受到的伤亡最小,基本被保全了下来。

而统帅最后一次送上军报时,自知这回回去怕是没有活路了,在江水之畔拔剑自刎,以此祈求老皇帝能放过他全家性命。

可正是他的自刎,没人能为北伐的失败负责,所有的骂名落在了老皇帝身上。

也正是此时,魏成淮在幽禁时,以血为书,向皇帝表明忠心,并承诺愿意为老皇帝鞍前马后,将所有过错归咎到自己和定北王身上。

老皇帝大喜,把人召进宫。

为了试探魏成淮,他命人摆了酒肉,歌姬舞乐,靡乐之至。

这些都是守孝时必不能沾染的一切。

而魏成淮非但没有白了脸,更没有退却,而是直接把额头上意味重孝在身的白布条撤下,饮下酒,大口吃肉,然后向老皇帝许忠心。

老皇帝当即大笑,对魏成淮十分满意。

魏成淮承诺,他此生只为杀尽胡人,必定效忠晋朝,效忠皇室。

老皇帝本就为北伐的失败头疼,听到魏成淮的许诺,心底的防备已经放下不少,再说了,他确实也需要一个有能之人来收拾残局。可老皇帝也不是那么放心,他索性将魏成淮留在宫中,从不和他独处,但时刻带在身边,时不时问他建康和幽州比如何。

魏成淮皆答建康温柔富贵,胜过幽州无数。

一连多日,他在老皇帝身边待着,鞍前马后,比寻常皇子亲侍还要贴心。老皇帝对他几多厚赏,他也俱是兴高采烈地收下。

而且一切遵照老皇帝的吩咐,无所顾忌的享乐,完全无视自己尚在孝期,仿佛真的认定先父定北王是罪人。

原本对老皇帝不满的那些人,都转而骂起魏成淮,觉得他不孝无义,小人行径。

经过一再试探后,老皇帝对他渐渐放心,甚至能放他回府,但还是日日召进宫。

外头的流言渐盛,就连赵平娘私底下都感叹,魏成淮为了活命竟然不顾廉耻,颠倒黑白。以往很少和赵平娘有过争执的崔舒若,破天荒的没有一丝转圜,直言道:“不,他不是那样的人。”

她看着赵平娘,“阿姐,那些人不过是人云亦云,他们当初何尝不是诋毁过我。看人,不能光看他眼前做了什么。我不信一个在疆场上铁骨铮铮的人,会是膝盖骨软、贪生怕死的人。

胡人凶残,刀剑无眼,最能磨练人的心志。”

赵平娘经过崔舒若这么说,也是一叹,“可他……连亡父的孝都不守,甚至公然诋毁,为人子怎可……”

这番论断,不仅是因为崔舒若知道将来的历史,那个惊才绝艳、勇猛无双,杀得胡人自危的定国公绝不可能贪生怕死,更是因为她和他相处过,崔舒若自认看人眼光尚准,不至于出大错。

所以她语气坚定,“阿姐,有时屈膝委身,往往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赵平娘也见过魏成淮几面,觉得他确实不像那样的人。比起旁人,她还是更信妹妹,所以她道:“你能如此说,定有你的道理,但你出去了可别这么说,外头对他可是骂声一片。”

崔舒若点头笑了,“阿姐放心,我不会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