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最后总结,姚广孝停了下来。
朱樉连连点头,询问:“姚先生,老三治国缓而阴柔刁钻本王能理解,可他治民又为何急、猛,且利字当先呢?”
姚广孝笑着解释:“民心易散难收,收拢民心,就当急且猛,不可犹豫,不可耽搁。”
“否则,民心一旦散掉,再想收拾,就千难万难。”
“自周朝礼乐崩坏后,道德纲常其实早已不复存在。”
“美德无法治国。”
“美德只剩约束人欲,引导人向善,谈美德只是为了让这个唯利是图的人世间,不那么脏,让人不那么绝望罢了。”
“殿下试想一下,如果当有一天,天下百姓都发现,这个世界的读书人、精英,绝大多数都是些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伪君子时,会发生什么?”
“绝望!”
“百姓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
“思想的绝望,很可怕!”
“孔夫子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复周礼,贫僧看来,就是这位儒教大贤,看到了思想绝望的可怕!”
“所有人的思想、灵魂变成一块不毛的荒凉之地,那一定是,周朝礼乐崩坏之后,一次更大的崩坏!”
“历朝历代,利用儒释道三教,推美!推德!推善!但治天下的本质,早已变成利治天下!”
朱樉听的都浑身发毛,这么深远的问题,他从未想过。
思想、灵魂变成不毛之地,一次比礼乐崩坏,更大的崩坏?
什么时候发生?
发生的后果又如何?
姚广孝注意到朱樉眼中的恐惧,笑着宽慰道:“殿下,即便真的发生一次,礼乐崩坏之后,更大的崩坏,那也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或许,会出现另一种思想,代替儒释道三教,收拾人心,滋养人的思想、灵魂重新生机勃勃。”
“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发展,眼下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未来或许无限可期呢。”
朱樉笑了,起身道:“本王杞人忧天了!”
“还是先生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