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柳轻生来说,只要不叫工程师,大家都是好朋友。
“那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在相互介绍完之后,吴工代所有人问道。
“其实现在我们也没有多少事情要做,主要工作就是先让厂里生产出一批钢管。”
“有个钢管我们才能进一步的工作。对了,最好有台机床与焊枪。”
柳轻生可以手搓自行车,用不上机床,但他不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手搓自行车。
比如做截大梁,他总不能表演现场手掰吧。
金属管与管之间的焊接,他也不可能表演橡皮泥,通过金属分子间的强作用力直接粘在一起。
这些都需要准备。
“好的,我明白了!”吴工点了点头。
开始回忆他们可以使用的机床与焊枪。“机床与焊枪,咱们可以使用一车间的。”
既然是要制作工业产品,当然要推荐车子里的最强车间。
而轧钢厂最强的便是1车间了。
这个一车间在解放四九城那会儿曾经修理过坦克。虽然建国后没进入军工厂序列,但技术底子还在。
吴工把工作安排下去,又对柳轻生说:“反正也要等原件,今天也不用着急工作,要不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不用了,我也是咱们厂的工人,还是一起把配件作出了吧。”
“也好。赵明,就由你负责辅助柳同志。柳同志需要什么,由你提供。我也要去仓库一趟,领取焊条。”
我国的电焊条制造业是一九四九年才开始起步,当时也是手工粘制焊条。直到一九五二年,上海电焊条厂研制了螺旋式焊条涂料机,才开始机械压涂焊条。一九五九年以前,我国生产的碳钢焊条并不能满足工业使用,基本上靠进口。
所以工厂对焊条的使用,是需要审批的。这也是吴工必须亲自去领的原因。
“好的!”
“那就麻烦师哥了。”柳轻生笑道。
“不用不用!”赵明连忙摆手,他可不敢真的让一个带有三大件工艺的人叫他师哥。
哪怕他这人现在只是一个刚进厂的1级钳工。
但有三大件工艺在身,升工程师很难吗?
他们升工程师考的是自己的学习力,是学习工业制作的能力。人家这一位直接拥有工艺。
说不定自己以后升职,就要考人家的工艺。哪里敢当这样大牛的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