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让人欣慰些的,只有罗一识人还算准,早早就与李家翻了脸。
若是个愚忠的,怕是也逃不脱死在李家手里的命运。
再想到罗一家里的几位夫人,李泌对罗一的不满又散的干干净净。
罗一真登上帝位,宫里恐怕比李家还要热闹。
朝臣不可能全都出自辽东,两边打来打去结仇的不知道有多少。
不说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心有鬼胎之人会去互动十九娘与冲娘。
恐怕就连李尚客都得凭借着红秀义父的身份做出些什么糊涂事。
想到这些,抬手捏住一片树上掉落下来的落叶,李泌重重的叹息一声。
真正最清醒的或许还是罗一。
“哎呦,我的李先生,可算找见您了。”
在李泌在半山腰,而不是在山顶,鱼朝恩用谢天谢地的口吻高兴的喊了一句,随后提起袍子的下摆,跑到了李泌跟前,“您快与我回城吧,陛下宣您去议事。”
除了李泌第一天赶到凤翔时,李亨与他商讨了良久。
接下来的二个多月,召见他的次数屈指可数。
而且每次召见都是询问辽东的种种,与罗一到底会不会反。
因此看到鱼朝恩过来,李泌就猜到李亨一定是因为罗一攻克范阳的事,又要召见他询问那些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事情。
这让本就因为建宁王之事大为不满的李泌,对李亨更是从内而外的生出一股厌恶之感。
对于李亨的召见,李泌并不着急更也不上心,只是对鱼朝恩点点头,便慢悠悠的往山下走。
“李先生,您这次可得快着点。”猜到些李泌心思的鱼朝恩,提醒了一句后,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从东受降城撤回去光复长安的郭使君吃了败仗。”
闻言,李泌长叹了一声。
郭子仪兵败是预料之外,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李亨虽说听劝,没让郭子仪再盯着河滨城,但是却将人撤回去收复长安。
大军长途跋涉,而崔乾佑以逸待劳,吃了败仗不是什么意外。